时间:2023/4/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29850.html

9月19日,贾樟柯导演的新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全国公映。

这一次,贾樟柯带来的,是一场跨度长达70年的“回乡之旅”。

贾樟柯这样描述片名:“一直’代表着历经挫折,‘游’代表着持之以恒,‘海水变蓝’代表更加美好的理想社会。”

时间跨度上,《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分别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为主要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之女段惠芳一起,回溯自己的故乡、亲人、创作……

空间跨度上,贾樟柯将镜头对准了更广阔意义上的村庄,跟着这几位作家,依次走过陕西商洛、浙江海盐、河南梁庄……

贾樟柯说,他希望能通过四代作家的表达,谈一谈中国人的心事。

广袤的乡土,是永远给予作家们惠泽的源泉。

电影中第一位出现的作家,是已经在年去世的马烽。如今的读者,可能对他有些陌生,他所代表的“山药蛋派”,在今天看起来有些“土”,已经不合时宜。但仔细听马烽女儿以及老乡的讲述,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有趣的作家形象,马烽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提出治碱先治水、带着村民走出”饥饿境况的领路之人。

镜头中的贾平凹,像一位说书人,回忆着他的过往。

贾平凹说起少年时的饥饿和贫穷:为了吃一口稠饭藏起铲子,一天挣3个公分,连自己都养不起。

贾平凹说年轻时的自己冲动,好奇,看见什么东西都想写:“像个流寇一样,没有根据地,打到哪儿算哪儿。”

那个时候,海外的思潮涌来,很多人都在模仿西方作家,但贾平凹觉得这样不行,于是他开始在写作中有意识地回归乡土。

后来贾平凹说:“终身的快乐在这个时候,终身的痛苦也在这个时候。”

几个讲述者里面最有意思的是余华,到了他的段落,影院里传来持续不断的笑声。余华在家乡海盐一家挂着绿色塑料门帘的小餐馆接受访问,讲起他写作的故事。

余华本来是牙医,但苦于“每天看别人张开的嘴巴,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羡慕马路对面每天不用打卡、以溜达为工作的文化馆里的写作者,所以也想尝试通过文学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他一次一次地投稿,从顶级杂志到县城的小报,直到被《北京文学》发掘。

戏谑的语言之下,是余华对人生非常深刻的理解。

因为余华的一句话,让这部电影换了名字——“我要一直游,游到海水变蓝”。

余华小时候经常去海里游泳,海水却不像课本中所说的湛蓝,于是余华游了很长时间,想着要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贾樟柯被打动了,于是放弃了原来的片名——《一个村庄的文学》。

梁鸿通过高考离开了家乡梁庄,年到郑州大学读书,一路读到博士,直到年,她毕业,结婚生子,定居在北京。

但当人生看似顺利铺展开的时候,她忽然感到难受和“背叛”。

于是她决定回到梁庄,书写关于梁庄的故事。

不同于她作品中理智冷静的一面,一提到去世的父亲和母亲,面对镜头时她几次哽咽着说道“真的不能说了”……父母所在的地方,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的故乡。

我们在这里整理出影片中4位作家的10部代表作品。

文学承载着我们的心灵史,这也是影响着当代中国人心灵的一张文学书单。

贾平凹

贾平凹,本名贾平娃,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土门》《怀念狼》《病相报告》《高老庄》《秦腔》《高兴》等。

《废都》

小说《废都》,是贾平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引发争议最多的一部作品。

小说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故事,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本书由于大量露骨的描写,在在国内遭禁16年,却在外国赢得了声誉,年获得了国费米娜文学奖。

谈到《废都》的创作动机,贾平凹说:“社会发展到今日,巨大的变化,巨大的希望和空前的物质主义的罪孽并存,物质主义的致愚和腐蚀,严重地影响着人的灵魂,这是与艺术精神格格不入的,我们得要作出文学的反抗,得要发现人的弱点和罪行。”

《高老庄》

《高老庄》是贾平凹的第七部长篇小说,取材仍是来自于贾平凹熟悉的商州和西安。

高老庄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村庄,据说那里的人是最为纯正的汉子,可是却偏偏矮小而粗俗,甚至一代不如一代,大学教授高子路回到家乡高老庄,与往昔故人之间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纷,体现了封闭守旧的环境所导致的人的退化和改革开放对人的改良。

《诸神充满》

《诸神充满》是贾平凹的散文集,文字中充满诗情画意,人生哲理,每个字,每句话都在用真挚的情感去拥抱生活。正如贾平凹自己所说:“我必须老老实实生活,不是存心去生活中获取素材,也不是弄到将自身艺术化。只能有意无意地,生活的浸润感染,待提笔时自然而然地写出要写的东西。”

贾平凹写平凡的植物文竹:“月光是溶溶的,从窗棂里悄没声儿地进来,文竹愈觉得清雅,长长的叶瓣儿呈着阳阴,楚楚的,似乎色调又在变幻……”

写一颗不起眼的小桃树:“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

平常普通的一盆花、一场雨、一棵树,在贾平凹的笔下都变得灵气逼人,万物有灵,诸神充满。

余华

余华,当代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年4月出生,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等。

《活着》

《活着》可能是一本阅读中国文学永远绕不开的作品。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民族的秘史”,《活着》这部小说便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活着》源自一首名为《老黑奴》的美国民歌,余华听了以后深受触动,便开始想象一个中国农民的一生。

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卖血记》讲述了又一个“活着”的故事,余华说,写作此书的缘起是在街上看到一个走在人群中独自泪流满面的白发老者,他不知道这位老者为什么会如此悲伤。后来余华想出了这样的结尾:老者因为卖血卖不出去,独自走在阳光灿烂的街上泪流满面。

《兄弟》

《兄弟》讲述了小镇重组家庭中的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余华以荒诞的手法再现历史,花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40万字的作品。

在此书的后记中,余华写道:“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在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

梁鸿

梁鸿,作家,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致力于中国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著有文学代表作《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神圣家族》等;学术著作《新启蒙话语建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等。

《中国在梁庄》

梁庄是河南一个小村庄,它原本再普通不过,年,因为作家梁鸿,它走进了我们的视野。靠念书最终走出梁庄的梁鸿,为了记录梁庄近40年来的变迁,在年回到故乡,经过5个月的走访写成了《中国在梁庄》。

梁鸿从这部作品开始,用社会学的方法来观察,再用文学的方法来书写,写出了今日乡土中国的温暖和残酷。她说:“所谓村庄的整体面貌,就是一个个生动的、相互纠结的家庭故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是只有把血液融入这一地方,经过漫长岁月沉淀的人才有的感觉。每一个村庄都是一部历史,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特的人生类型。”

《神圣家族》

《神圣家族》是梁鸿首次尝试虚构创作,其中包括了12篇小说、12个人物,故事发生在虚构的“吴镇”,吴镇作为一个县城,它处于剧烈变化的城乡大环境下,每个人物有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但是同时也都有自己的美。

《梁庄十年》

年,距离《中国在梁庄》首次出版已经过去10年,十年之后,作者梁鸿再次回到故乡,重访当年的书中记述的人和事。继续以“梁庄”为样本,做持续的观察,记录着时代的种种变迁。

这一次她看到了:在家暴、偏见、歧视、流言与父权体制下挣扎的农村女性,逃离村庄的年轻人,和落叶归根的打工人,沉默中长大的留守儿童,意外中离世的独居老人……这十年来,梁庄是急速变化时代下中国村庄变迁的一个缩影。

马烽

马烽,山西原文联主席“山药蛋派”代表作家,年发表短篇小说《结婚现场会》,获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作品包括《吕梁英雄传》《刘胡兰传》《玉龙村记事》。

《刘胡兰传》

《刘胡兰传》描写了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短暂一生,刘胡兰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当上了区妇女干事,15岁壮烈牺牲在国民党的铡刀下。这本书叙述了刘胡兰从普通农村姑娘成长为英雄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zhouzx.com/szsqh/127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