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鬼才”贾平凹复旦大学演讲时,一个女学生质疑他:“您除了写不正经事的男女事情,还会写其他东西吗?”女学生的发问异常“刺耳”,并引来台下学生的躁动。见状,贾平凹用自己特有的“陕普”回应了一句话。之后,女学生顿时羞红了脸···

贾平凹,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当代文坛,贾平凹是为数不多的高产作家。相比于余华8年写作一部作品,贾平凹几乎2年就会有新作诞生。如果说贾平凹是文坛第二高产作家,没有人敢称自己是第一。

上世纪,中国文坛百花齐放。浩荡恢宏的“陕军东征”过程中,陈忠实、贾平凹和路遥被称为“陕西三驾马车”——八百里秦川大地孕育了《白鹿原》,陕北的黄土高原缔造出《平凡的世界》,以及被秦岭滋养厚积薄发的陕南贾平凹,三位顶级文豪都拿到了文坛荣誉天花板的“茅盾文学奖”。陕西,占据了文坛半边天。

“三驾马车”当中,陈忠实年长,路遥次之,贾平凹年纪最小。贾平凹和莫言一样,他缔造了一个以“陕南商州”为理想乌托邦的文学领地,作品如同秦岭山间涓涓流淌的溪水,清澈而治愈。尤以散文著称,读来既接地气,又给人以无限思考和启发。

或许是在“温水”中待久了,又或是内心压抑驱使,贾平凹开启了他“别出心裁”的创作之路——年底参加完挚友路遥的葬礼后,转而和妻子办了离婚手续,并孤身离开西安住到郊区水库。

彼时,贾平凹身患肝病,加上和妻子离婚不久以及路遥病逝,种种打击之下他写作了一部被无限质疑的作品《废都》。因为《废都》,贾平凹积攒了几十年的声誉烟消云散,人们转而给他冠以“流氓作家”的绰号。

写作《废都》仅仅用了10个月时间,这是他从乡土题材向都市情感领域创作的迈进。然而最终“剑走偏锋”,《废都》的出版让他既喜又忧。

年,贾平凹出版了《废都》。始料未及的是该作品成为爆品,一时间成了读者青睐的“香饽饽”,人们甚至打招呼都会风趣地说一句:“读《废都》了吗?”《废都》的火爆给低谷中的贾平凹给予了很大的安慰。

然而好景不长,《废都》的火热仅仅持续了半年。此后,由于书中内容被判定低俗、露骨,迎合读者低级趣味而被列为禁书。

一方面,很多作者、评论家咀嚼品味欣赏着《废都》,另一方面,因为其火爆的销量人们诧异,妒忌。

按照贾平凹的说法,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有的人不敢将感情的事摆在台面上,自己撕开男女情感之间的“遮羞布”,摆在台面上讲出来。在那些学者、评论家或没有道德、或缺少严肃的态度面前,自然而然也就被判定为“禁品”了。

其实可以理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吹响,我们的思想意识还是保守、传统的,对于《废都》这样的大尺度作品显然不能接受。

不置可否的是,《废都》中的确含有大量的“颜色”描写和露骨内容,尤其对男主人公庄之蝶寻芳猎艳,游走于众多女性之间的荒唐人生的书写。庄之蝶虽然是一个文化名流,但是他纵情声色,背叛妻子,和五个女子有说不清的“暧昧”关系。

由于其中内容太过详尽、露骨,所以作品被封禁,贾平凹也因此被称作是“最懂女性的作家”,所以备受质疑。除了莫言,贾平凹是被“攻击”地最为厉害的中国作家,因而就有了文初一幕。

一次,贾平凹在复旦大学演讲时,一个女学生忽然“破环”会场秩序:“你是中国鼎鼎有名的一流作家,除了会写一些不正经的男女事,难道不会写其他作品了吗?”会场顿时有些尴尬,引起台下学生一阵躁动。

贾平凹气定神闲地说:“你之所以说我不正经,是因为不愿直面现实,你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我写的都是上一辈子人的精神面貌,没有体验过当时的贫穷和艰难,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贾平凹说完,女生羞愧地埋下了头。

诚然,每一代人身上都有每一代人的脾性、标签。欲望的背后,简单说是人的生理需要,深掘之下,则是人性使然。

《废都》的出版,让贾平凹饱受诟病,而在当时一致的讨伐声中,唯有国学大师季羡林、王小波等人为贾平凹站队。

季羡林曾说:“《废都》在20年以后,必然会大放光彩”。莫言也说:“《废都》一定是中国文学界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断讨论的作品,它在中国文坛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诚然,《废都》的描写太过大胆,似乎贾平凹有超前意识。直到7年,《废都》的版权被卖到海外并斩获国际大奖,此后渐渐在国内被认可、再度出版。

时隔20多年后,贾平凹再次写作折射都市女性生存境遇的作品《暂坐》,有人说“羿光”是通透后的贾平凹,而荒诞的庄之蝶则是青年时代的人生呈现。

无论是荒唐、大胆的“颜色”描写,还是男女情事,乍看是放纵,荒唐事,但如果深挖,就会发现一个至理——希望的终点是绝望,绝望的尽头是希望。

一如贾平凹在《暂坐》中写:“深秋、薄念,花不语人却懂;人如蝼蚁,短短一生,过好自己的一生,便是生命的所有答案”。

如何过好这短短一生,不妨聆听70岁贾平凹的人生箴言!戳下《废都+暂坐》—贾平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zhouzx.com/szsjt/128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