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贾平凹。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0日讯(记者万建辉)有着“文坛常青树”誉称的贾平凹近年来笔耕不辍,新作频出。5月10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贾平凹最新作品、笔记体小说《秦岭记》。

57个故事兼有“志人”“志怪”特色

和以往作品不同,贾平凹的这部新作分五十七章,由五十七篇故事构成。新作中,读者可以看到:能听懂人话的忠犬;高僧进入便会流出泉水的山洞;人抱着哭,叶子就会一起流眼泪的皂角树;可以进入别人梦境的小职员……这些故事带领读者突破局促狭窄、一地鸡毛的现实,进入到一个混沌磅礴、雄浑开阔的境地,让读者产生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想象,产生阅读当代的《山海经》《聊斋志异》之感。

创作这部作品时,贾平凹说,他不想写现在流行的小说与散文,想突破文体疆界,写出不一样的东西。他认为,小说可以借鉴散文笔法,散文又何尝不能吸纳小说笔意。于是不一样的《秦岭记》诞生了。

贾平凹在后记中说,《秦岭记》篇幅短,十多万字,不可说成小说,散文还觉不宜,也有人读了后以为是笔记体小说。写时浑然不觉,只意识到这如水一样,水分离不了,水终究是水,把水写出来,别人用斗去盛可以是方的,用盆去盛也可以是圆的。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评价《秦岭记》的文体特色说,笔记小说古已有之,鲁迅曾将这种内容较为驳杂、写法较为自由的文类大致分为“志人”和“志怪”两种。《秦岭记》两者兼有。行文貌似实访照录,本事趋于志异奇谈。阅微杂览间,隐约可见生存的时变境迁之痕、风俗的滤浊澄清之势,以及山地深处的人生底细和生活况味。

“秦岭”一直是贾平凹的创作源泉

贾平凹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商州》,写的就是老家陕西商州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期乡村的淳朴生活。次年再发长篇小说《浮躁》,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这是陕西作家中继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之后的第三部获得这个奖项的作品。之后从年到年,贾平凹先后出版《古炉》《带灯》《老生》《山本》《暂坐》,一直受到文学界和文学读者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zhouzx.com/szsjt/127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