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主角》,陈彦著,发表在《人民文学》年第11期,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陈彦成为继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之后,第四位获得矛盾文学奖的陕西作家。作者从编剧成功转型为小说作家,在戏曲研究院工作的20年经历成为他创作的丰厚来源。《主角》在陕西读者中口碑颇佳,交通人饱含着深厚的乡情阅读这本书,写下了真情流露颇有见地的读后感。

商竹:

小荷才露尖尖角

-

01

-

一部伟大的作品,往往有一个好的开头。《主角》的“后记”中,陈彦老师讲了演出《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准备工作:“一个团队”“经过一连串如行云流水般的协同动作”“几乎像打扮女儿出嫁般地把主角体贴入微、天衣无缝地送上了前台。那种默契与亲和,以及主角自顾不暇,却又从容淡定、拿捏自如的做派与水准感,看后让人顿生敬畏与震撼。”我以为,主角忆秦娥在本书第一节的登台亮相,也同样令人敬畏与震撼。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写了忆秦娥的第一次改名。她生下来叫易招弟,很俗气,带有迷信思想,可见她在家庭中地位很低。招工进剧团,改名易青娥,这是舅舅对她“说不定会成为大名演”的直白期许。以后,秦八娃为她改名忆秦娥,更具文化内涵,将一代秦腔名伶的命运与秦腔的兴衰、时代的沉浮联系在一起。这部作品若有第二个名字,很可能是《忆秦娥》。

忆秦娥的舅舅在县剧团敲鼓,父亲唱过皮影,与秦腔早有接触。11岁的穷山沟放羊娃,从舅舅在戏台上的神气和“打闹台”的热闹中,就能看出一点门道。她看得仔细,看得眼气,更会联想和比喻,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精彩比喻差不离,这不是无缘无故的。她的艺术天赋,后天的机遇,不懈的奋进,才使她走上戏台中间当主角,成长为一代秦腔名伶。当招工进剧团这样“天大的好事”落到头上,母亲为她尽力收拾打扮,这一段读来令人辛酸。这样的细节描写,又为她初进县剧团遭歧视,被孤立,受牵连等等埋下了伏笔,可谓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作为长篇巨著,《主角》前有伏笔,中有推进,后有呼应,一环套一环,结构精巧绵密,情节从容递进,颇具《红楼梦》的韵味。

作为主要“配角”,舅舅胡三元在第一章率先登场。他的爱吹牛、热心肠、对艺术的执着、生活的“洁廦”等脾气禀性,台上的“神气”和幕后“不成器”形成巨大反差,这个人物形象有新鲜感,有冲击力,令人眼前一亮。他是忆秦娥走上舞台人生的领路人,也是她人生舞台的多面镜。以后,形形色色、各个阶层、正面反面、能够立起来的人物群像,将会接二连三走进忆秦娥的人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即使“在曲里拐弯的地方瞎踅摸,瞎挖抓”,给她泼脏水、使绊搭、下狠手的“敌人”“恶人”也是在磨练她,成就她。舅甥二人的关系最复杂,见不得,又离不得,爱不得,又恨不得,近不得,又远不得,但是他们骨子里相通,本质上相同,为艺术的初心虽九折而不悔。

剧团这地方,一头连着平民百姓,引车卖浆者之流,一头连着庙堂,要进得厅堂。自成一个世界,又牵动各方人等。说没文化,干的是艺术;说有文化,不少人也够粗俗。作家结合秦人秦声的地域特色、环境因素、戏剧要素,通过接地气的口语叙述,简洁明快的短句子,大胆且大量的方言,使这部作品的语言非常鲜活,传神,形象,生动,摇曳多姿,痛快淋漓,幽默风趣,雅俗共赏,令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这样的语言特色。如第一章胡三元的吹牛,省城大剧院敲鼓那几下没有值得他“朝眼窝里眨的”;胡三元在姐姐眼里“能得一根指头都能剥葱。”这些夸张、比喻的方言有力展示了人物的独特个性,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氛围,反映了风俗人情,令人击节叹赏。“麻利”“皮薄”“受活”“觍脸”等方言词汇,我们秦人读了心领神会,会意一笑,至于是否精准,外人能否理解,另当别论。

当然,这个好的开头,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已经勾起人的兴趣,吊起人的胃口,吸引了人的眼球,不忍释手,再往下读,后面的章节更恢宏,更深刻,更精彩。

(作者供职于商洛公路局)

李虎:

陕军又一部力作

-

02

-

“秦娥,你把主角唱到这个份上,应该有一种胸怀、气度了。让年轻人尽快上来,恰恰是在延伸你的生命。”

向上滑动阅览

这部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发展的兴衰起伏,以及秦腔艺人的命运,这是一部当代秦腔发展史。

小说的时间背景设定在改革开放到现如今这几十年间。在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命运和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或许这是《主角》的另一重含义。

成为主角,必须经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艰辛训练。主人公忆秦娥从一个放羊娃成长为舞台上挑大梁的主角,从县剧团到省剧团,从配角到主角,几度沉浮,命运和情感跌宕起伏,这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心灵史。谁都得穿越幽暗的岁月,才能站在舞台中心,成为乘风破浪的姐姐,这就是人生。

这是一部女性题材作品,具有不同的心理描写和视角。主角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真正的主角更注重灵魂的净化和修炼,一切名和利,对她来说只是浮云。

秦腔是陕西文化的灵魂,在秦人的生活中,秦腔和羊肉泡一样,是生命的必需品。这个“秦”字不是随便用的,代表了秦风秦韵,“腔”不同于其它剧种,一个字就代表了与众不同的唱腔,发自灵魂的慷慨悲凉、极致婉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国际化和现代化,新事物不断涌现,古老的剧种影响力下降。越来越多的外来时尚文化冲击着秦腔市场,影响演员的生存。不仅是秦腔,中国传统戏曲都遇到了危机。不少剧团倒闭,演员下岗,主角失业,无人能预计到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趋势,人物的命运更加变化无常,依然有人执着地坚持,秦腔发展呈现出新的变数。

这部小说直指人心,值得一读,是新时代陕军文学的代表作,一部承前启后的力作。正如路遥小说背景是陕北,陈忠实的灵感来自白鹿原,贾平凹的故事发生在商州,《主角》就发生在秦腔舞台。

当下秦腔如何发展,艺人如何生存?的确是个问题,一个重大的课题,是一场危机,危机之中又闪现着机遇。

前些年,我曾经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观看新编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由一群十几二十岁的小演员来演出。该剧邀请国内著名导演重新编排,借鉴昆曲京剧的舞美风格,舞台道具华丽考究,绚烂多彩。唱腔也和传统有所不同,借鉴了很多歌剧声乐的表现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恰如凤凰涅槃。古老的秦腔更加国际化时尚化,略带土味的感觉一扫而空,一股清新之风重登大雅之堂,新一代名角诞生,得到年轻观众的认可。

《主角》就是在这种背景诞生的。作者陈彦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20多年,曾担任院长,他熟悉秦腔演员的生活环境。艺术来自生活,正是有着如此扎实的生活基础,陈彦才能创作出这样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忆秦娥的名字很有诗意,更有寓意,让人想起李白的《忆秦娥》: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意境如此苍凉大气恢弘,穿越时空,亘古不息,荡气回肠,正如这部小说。

(作者供职于高速集团服务分公司)

何雨柔:

生命演绎的主角大戏

-

03

-

惊讶于她的坚韧,也惊异于她的执拗;为她的辉煌赞叹,也为她的落寞唏嘘;但激烈的情感过后,我开始思考,何为“主角”?被女儿宋雨取代了舞台位置后,她就不再是主角了吗?唱不了《梨花雨》就不是主角了吗?失去了秦腔金皇后的名号就不是主角了吗?反复解读,思索。不是主角?舞台上再也不是最光彩夺目的那个了;再也不是呼声最高的那个了;再也不是众人的中心了。是也不是!

向上滑动阅览

连续三天,一口气看完这本书,一章接一章,已经没有想要猜测故事情节的冲动,仿佛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看一个人。看她在伙房里练功,看她在舞台上表演,看她在前辈的提携、帮助、雕琢下,一点点从放羊娃易招弟变成万人空巷的忆秦娥。

惊讶于她的坚韧,也惊异于她的执拗;为她的辉煌赞叹,也为她的落寞唏嘘;但激烈的情感过后,我开始思考,何为“主角”?被女儿宋雨取代了舞台位置后,她就不再是主角了吗?唱不了《梨花雨》就不是主角了吗?失去了秦腔金皇后的名号就不是主角了吗?反复解读,思索。不是主角?舞台上再也不是最光彩夺目的那个了;再也不是呼声最高的那个了;再也不是众人的中心了。是也不是!

有人写书评说“忆秦娥是主角但始终没有成为艺术家”。一半对一半错。忆秦娥遇到了不少可以称作艺术家的人,如她舅舅胡三元,如石怀玉,如秦八娃,他们与她相同,同样固执地爱着,同样偏执地坚持。可是他们又与她不同,他们将艺术融入生命之中,在胡三元眼里,打鼓是一切,爱情也罢,前程也罢,都比不上那一声鼓响;在石怀玉的眼里心里,他的画作是主角,他的《秦魂》是主角,所以《秦魂》被毁,他生命存在的意义也就没有了;在秦八娃眼里,宋雨不是主角,忆秦娥也不是主角,秦腔才是主角,所以她为宋雨写戏,所以他拒绝忆秦娥要主演《梨花雨》的请求。

何为主角?是人,但人总会逝去;是物,但物总会消磨。

到此,脑中突然想起一个人物——秦八娃。

忆秦娥说秦八娃是她艺术生涯的支持者,薛桂生说秦八娃是“火箭发射器”。可是之于秦八娃,他把自己当做什么?妙笔生花的编剧?造星者?隐于街市的艺术家?

秦八娃原本不打算写戏了,太费神费力了,身子骨已经经不住了。可是看完宋雨的表演后,他说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为宋雨写一出戏,看到宋雨,仿佛看到另外一个忆秦娥,他感觉秦腔后继有人了。他劝忆秦娥放弃《梨花雨》时说:“你也不希望秦腔在你这里成为绝唱吧,你的艺术生命是需要有人传承下去的。”

女儿宋雨可以将忆秦娥的艺术生命传承下去,她是顶着小忆秦娥的名号取代忆秦娥的。秦八娃用这番话说服了忆秦娥出任《梨花雨》的艺术总监,也用这番话传达的另一层深意说服了作为读者的我。

忆秦娥的艺术生命需要传承,秦腔需要有更好的人使之焕发出更诱人的生机。在秦八娃眼中,上一个时代这个人是忆秦娥,而这个时代这个人是宋雨。他所需要的不是一个“主角”而是一个能延续秦腔主角地位的“角色”。在他心中,永远只要一个主角,那就是秦腔,只要能让秦腔永远活跃在舞台上,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甘愿付出一切。

忆秦娥在百老汇表演秦腔的时候,薛桂生曾为他专门争取了一个上台的名额,可是他却不愿意前去,不愿前去却时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zhouzx.com/szsdt/12796.html

------分隔线----------------------------